从摔车到封王——摩托车组冠军马汀的逆袭
在爱跑·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上,来自捷克的红驼机车厂队一队023号车手马汀·米切克(MARTIN MICHEK),凭借坚韧的意志、稳定的发挥和精准的节奏控制,成功问鼎摩托车组总冠军。这场横跨塔克拉玛干沙漠、历时近半月、赛程超过五千公里的高强度角逐,不仅检验了每一位车手的体能与技术,更是对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力的终极考验。
△马汀和队友在爱跑·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最后一个赛段终点庆祝
越野无界,
心照不宣的微笑
金头盔颁奖仪式(SS1-SS3)前,在阿克苏的大营帐篷里,等待领奖的马汀坐在我身边。车队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和他一同落座,那天他刚刚在赛段中摔了车,采访时却轻描淡写地表示“问题不大”。尽管脸上浮现着疲惫与隐痛,但这并未影响他领奖时的好心情。
马汀和我采访过的许多场地赛车手一样,哪怕我只是用手机录音,当话筒递到他面前时,他的脸上仍浮现出那种属于职业车手的微笑。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——即便前路万千险阻,也要笑对赛道人生。
整场赛事临近尾声时,马汀对着摄像机,用略显生疏却真诚的中文说道:“欢迎来喀什。”那一刻,时空仿佛凝固。在环塔这个广袤的舞台上,没有国籍,没有人种,只有穿越语言与距离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赛前聚焦:
强势出征,志在必夺
早在比赛打响之前,马汀就已被列为本届环塔的夺冠热门。这位32岁的捷克骑士身经百战,拥有10年国际拉力赛经验,曾在2023年达喀尔拉力赛中荣获最佳新人奖。
“环塔的地形与欧洲的拉力赛完全不同,我们准备得非常细致。”马汀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,“来之前我以为这里会比达喀尔简单不少,但跑完之后这个认知被彻底颠覆。环塔的难度比肩达喀尔,甚至有些赛段更加严苛。”
稳健开局:
首赛段强势登顶,第三赛段摔车未退
比赛伊始,马汀状态极佳。在首个赛段中,他用时2小时19分31秒完成赛程,迅速跃居总成绩前列,为整场比赛打下坚实基础。第二赛段中,他延续强势表现,稳居领先集团。
然而到了第三赛段——柯坪(也被称为“骆驼之乡”),马汀在赛道中摔车,造成受伤并损失大量时间。紧随其后的第四赛段,他的状态仍受影响,时间继续被拉大。但即便如此,这位捷克车手从未退出,他始终咬牙坚持,以顽强的意志力完成了每一个计时点。
中段攻坚:
节奏控制,稳定回升
进入赛事中段,第五与第六赛段成为马汀的关键反击时机。随着赛道从沙砾转向起伏多变的干涸河道与丘陵区域,他精准判断地形、果断调整节奏,在连续两个长距离赛段中连续刷新分段成绩,逐步缩小与前方选手的时间差,重新回到争冠行列。
后段决胜:
策略清晰,步步为营
进入麦盖提N39赛段,马汀表现得更加沉稳。面对极具挑战性的沙丘与导航路段,他选择稳扎稳打,严控节奏,展现出坚韧的意志和非凡的速度,并最终将领先优势转化为胜利的果实,稳稳锁定总冠军。
胜利背后:
冠军不是偶然
马汀的胜利,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。首先是他的技术与经验——对复杂地形的敏锐判断、操控节奏和越障能力,无一不体现出职业车手的素养;其次是心理与意志的强大支撑。即便在遭遇摔车、身体受伤的情况下,他依然保持专注,迅速恢复状态,展现了强大的抗压能力。
同时,红驼机车厂队一队也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支持。从赛前测试、赛中维修,到饮食补给与策略调整,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一支顶级车队的专业能力,为马汀的夺冠保驾护航。
写在最后:骑士之路,不止于塔克拉玛干
2025年的环塔,是马汀首次征战中国的越野拉力赛,却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环塔精神——不惧挑战、坚韧不拔、永不言弃。对马汀而言,塔克拉玛干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,更是他赛车人生中最闪耀的一章。
本文作者:梁瀚文
发表评论